重庆北碚天马寨,机械工业第三设计研究院

每当拿起相机面对想要拍摄的事物,在调整焦距的时候,当事物的轮廓由模糊逐渐变清晰的过程,也正是拍摄者对眼前事物意义的认识过程,而这个过程,是拍摄者最喜欢的时刻。重庆是中国最大的城市,也是近来最受大家追崇的网红城市。然而,就在重庆西北方向的北碚区歇马镇,有一个名为“天马寨”的地方,境内大山延绵起伏,植被苍翠茂密。一条清澈的磨滩河,弯弯曲曲穿境流过,机械工业第三设计研究院(简称:老三院),就矗立在这四周林木葱茏而静谧的大山中。

走过一座水泥石拱桥,不远处就是老三院的正门。机械工业第三设计研究院的前身是,成立于年的天津动力工厂设计院,年根据国家“三线建设”的需要,内迁至重庆市北碚区歇马镇天马寨。所以说,老三院是正宗的“三线建设”单位。同样,本人作为一名“三线建设者”的子弟,这让我倍感亲切。

进入到老三院内,首先,感觉这里好安静,周围全是茂密的绿色植物,清新的空气中透着淡淡的湿润,还夹杂着一些不知名的花香。

穿过一条麻石铺就的林荫道,看到两边青石白墙,苔藓墨绿,如同平平仄仄的久远往事,向我迎面展开。恍惚中,时光仿佛穿越,回到那个故事发生的年代。

拐入路旁边的小道,来到河边。只见,磨滩河水静静地流淌,从容而平缓。对于我这名外来者的闯入,它好像并没有什么在意。一直觉得,天马寨磨滩河,这些名字起得太有诗意,甚至还有些江湖侠义的意境,很喜欢。

眼前这座建筑,一看就是那个年代的单位礼堂,怎么看都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其实也不奇怪,三线建设时期的建筑基本上都是雷同的,属于国家标准模式。礼堂主要是用来开大会,也可以放电影和搞文艺演出,是当年思想阵地的重要场所。

看到眼前这条香樟树排列组成的林荫大道,真的让我惊着了,没想到老三院还有一条如此梦幻的马路,绿茵茵的延伸,一边是空旷的操场,一边是高大气魄“苏式”办工楼,这个画面简直太有意境了。要拍电影的话,可直接架机开拍啊。

想想看,在这样一个地方,打一场开心快乐的乒乓球,该有多美妙。少年时,我也常常在这种水泥球台上拼搏厮杀的。

老三院的子弟学校,“三线建设”时期都标准配置,感觉规模不大,是只设有小学部吗?

看到这片被杂草簇拥的大操场,隐约还能看出有跑道的印迹,想来,当年一定是带有米标准跑道的足球场,厉害的。

沿着水泥阶梯,踏入一栋灰白色二层小楼的院内,在绿树掩映下,四周安静得出奇,甚至都能感觉出自己的心跳,驻足间,似乎看到了如昔的往事。

画面中,青灰色的楼房与白色平房,相互对应,一条漂亮的带有弧线小道,巧妙的把二者连接起来,证明了一段时间的跨越,只是这二者间的时间跨越不会很长,十年内吧。

眼前的黄色平房让我感觉很不一般,整个建筑的结构和布局,俨然就像50年代的“苏式”别墅,这在“三线建设”时期是不多见的,特别是南方地区。想来,应该是需要有高等级别身份的人,才能住在这里吧,类似曾经的苏联专家楼。

在这扇斑驳的门前,停留了一下,看着上面的门牌和编号,沉思中感叹,往事如烟,随风渐远渐散,或许也常伴随一些遗憾,当年的住户,而今在何方。

在精美的小院落前,看到了淡淡的忧伤。回眸处,我们时常感叹时光已逝。那些曾经的美好,早已一去不复返。留下的,只有后来者,在清风中凭吊的身影。

磨滩河上的微风,徐徐掠过我的面颊。远处的大山已显现出清晰的轮廓,河水与天空的界限,逐渐明朗开来。天马寨下的“老三院”,依然静静地矗立在大山之间,仿佛在向每个到访者,专心述说那些久违的往事。细细品味,人生只不过是梦一场。一个转身,已然,山遥水远。年“老三院”整体搬迁至重庆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的渝州路17号,并延续至今。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1593.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