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证券之星
作者:北葵向暖
“不看牙,牙疼;看完牙,心疼”、“一口大白牙,相当于一辆宝马车、县城一套房”......一直以来,种植牙都因高昂的费用饱受市场诟病。
伴随着牙科患者越来越多的疑问,种植牙也难逃“集采”的命运。近期,湖南、安徽、甘肃、陕西、江西等多地医保局均发布通知调查种植牙费用,被市场解读为种植牙全面集采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那么,对口腔医疗行业而言,集采举措将带来哪些影响?是否会对“口腔茅”通策医疗产生冲击?
01
种植牙将告别“暴利时代”?
集采政策的推进,意在减少中间环节成本,打开降价空间,切断医药流通和使用环节的灰色利益链,净化医药流通领域。
事实上,关于种植牙纳入集采市场早有风声。早在今年年初,就有浙江宁波和安徽蚌埠先行先试推出了种植牙医保限价措施以及集采。
医药集采的问题往往是“蜜糖砒霜”之说,造福患者的同时又会在初期使药企利润率大幅下降。从近年来国家层面组织开展的心脏支架、人工关节带量采购来看,中标产品平均降幅分别达93%和82%。
据此,有医药行业专家预测,随着未来集采落地,种植牙耗材降价幅度有望达到60%至90%,种植牙或告别“暴利时代”。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指出,集采种植体跟心脏支架无法类比。这主要是因为种植牙是一个充分市场竞争的行业,经过多年的竞争,种植牙市场竞争已经白热化,因此种植耗材降价空间非常有限。
而对于种植牙行业来说,中信证券则认为,集采有望实现“横到边、竖到底、全覆盖”,耗材费用调整及医疗价格规范同步推进,行业渗透率有望快速提升。
02
通策医疗乐观回应
不过,通策医疗却乐观回应称,我们认为种植牙集采对于公司产品销量和利润不会有影响。现在的做法都是打包的方式,选择的不是很主流的品牌,市场不愿意做。
对于公司产品若进入集采是否会大幅压降利润,问题在于集采的产品有没有人选。通策医疗认为,进入集采的产品影不影响高端(产品)也是个问号,毕竟客户是分层的。通策医疗此番乐观的说法也并非无迹可寻。
一方面是因为,种植牙行业与过去集采的药品等格局不同。过去集采药品、医院为主,集采报量有保证,企业降价意愿比较高。
而种植牙一半的市场在民营机构。根据国家卫健委数据,截至年底,全国共有约医院,医院家,占比81.69%。因此民营机构对集采的参与度、报量多少,对于最终价格降幅也有影响。
而通策医疗作为行业的龙头企业,目前已经在高端医院形成差异化竞争;而在低价种植牙领域,也已经有很大的市场份额。
另一方面是,此外集采降价的仅是种植体的耗材费用。而在种牙费用中,耗材成本只是其中一部分,还包括专科医生医疗服务价值、医院运营费用等。因此,从整体费用看,集采之后,种植牙费用降价幅度相较于耗材降幅要低一些。
此外,种植体业务在通策医疗总营收中并不占绝对的主导地位。据年前三季度财报显示,种植体业务贡献了通策医疗总营收的16.47%,与正畸、儿科业务的收入占比大致持平。
03
投资者并“不买账”
不过,对于通策医疗的说法,投资者并不买账。受上述消息的影响,昨日(8月15日)有着“牙茅”之称的通策医疗大跌超9%逼近跌停价,今日同样走低。
通医院中的龙头,以正畸、种植牙、儿科为三大核心业务。其市值一度超千亿,市盈率超倍。通策医疗过去几年一直被市场追捧。特别是年、年,其股价累计涨超4.8倍。
不过,从年开始,通策医疗遭到市场冷落。在去年6月25日达到历史高点.99元,总市值达亿元。随后一年多便开启了下跌之旅,目前较历史高点已跌超60%。
股价暴跌的背后是其业绩增速逐渐放缓。据财报显示,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净利润2.69亿元,同比增长仅5.88%;年第四季度,公司的净利润还出现负增长,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10.87%。
今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6.55亿元,同比增长3.74%;归母净利润1.66亿元,同比增长1.25%;归母扣非净利润1.63亿元,同比增长0.99%。对于第一季度业绩增长趋缓的原因,通策医疗解释称,今年第一季度公司业务受疫情影响较大。
未来,通策医疗要想在后期稳定发育,更应该保持跨种类的多线研发,做医药集采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