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系列一钢筋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

1、墙、柱主受力钢筋安装质量标准及通病防治

(1)墙柱外伸钢筋移位

▲柱钢筋严重偏位

▲剪力墙钢筋严重偏位

▲剪力墙受力钢筋间距混乱、大小不一,沿墙长向偏位较大

原因:

1)模板固定不牢,在施工过程中有时碰撞致使钢筋发生错位。

2)箍筋制作有误差,及绑扎不牢固造成钢筋骨架发生变形。

3)保护层垫块不均匀。

4)梁柱节点内钢筋密度大,致使墙柱钢筋错位。

5)浇筑混凝土时触动钢筋,没有及时恢复。

防治措施:

1)在外伸部分加一道临时箍筋,按图样位置安好,然后用样板固定好,浇捣混凝土前再重复一遍。如发生移位则应校正后再浇捣混凝土。

2)注意浇捣操作,尽量不碰撞钢筋,浇捣过程中由专人随时检查及时校正。

3)若遇钢筋间距调整(或位移)需弯曲钢筋时,应采用小于1:6角度较为平缓的折曲复位,并对折曲段上下一定范围内用箍筋加强约束。若采用对错位较大的钢筋加同规格的复位筋与错位筋实现可靠连接则较为稳妥,错位严重的应与有关人员共同研究加固补强方案。

(2)墙柱外伸钢筋锚固长度不够

▲剪力墙钢筋伸出楼面长度不足

▲墙柱钢筋相邻接头错开间距不够,未达到35d、mm要求

原因:

1)钢筋下料长度不够。

防治措施:

1)认真核对图纸和熟悉规范要求,精确计算配料单。

2)实际放样和对料单无误后批量加工。

3)墙、柱筋伸出楼面长度不够的要在砼浇灌前及时预插以保证上端的长度。

4)墙柱钢筋接头错开至少mm且不小于35d。

2、梁受力筋安装质量标准及通病防治

▲梁中间两条钢筋靠在一起,净距不符合要求

▲梁底二排筋距离底筋间距太大

▲梁柱节点处梁钢筋间距不合要求,钢筋位置不符合要求

防治措施:

1)在钢筋绑扎前应核对受力钢筋,以免下料错误或安装错误。

2)在梁柱或梁墙节点部位,要合理调整钢筋位置,以免梁钢筋与墙柱钢筋相碰导致钢筋不能正确就位。

3)梁的二排或多排受力钢筋在绑扎的时候应用短钢筋头或拉筋措施隔开并绑扎牢固。梁内上下两排钢筋距离应在75mm以内,其净距离不应小于25mm或钢筋最大直径。

4)砼浇筑之前要做好钢筋的隐蔽验收工作,确保钢筋安装质量。

3、钢筋连接质量标准及通病防治

3.1电渣压力焊质量标准及通病防治

▲钢筋上下错位超过规范要求

▲接头上下钢筋弯折过大

▲接头处的熔渣过多,焊头不均匀、不光滑

▲接头处的上下钢筋没有顺肋

防治措施:

1)钢筋端部歪扭和不直部分在焊接前应矫正,端部歪扭的钢筋不得焊接。

2)两钢筋在夹具内上下应同心,在同一条轴线上,焊接过程中保持钢筋竖直和稳定。

3)钢筋下压时,压力不能过大,焊接完后不能立即卸下夹具,应在停焊后约2min再卸夹具,以免钢筋倾斜。

4)要控制好焊接电流和通电时间,送钢筋的速度要迅速,适当加大顶压力。

5)当钢筋端头倾斜过大时,应事先把倾斜部分切去才能焊接,端面力求平整。

6)焊剂在使用前必须烘干,否则容易形成气孔。焊剂一般需要经℃烘干,时间不少于2小时。

7)焊前应把钢筋端部铁锈及油污清除干净。

8)对不合格的接头全数切除,重新焊接。将钢筋连接施工工艺对操作工人重新交底,并将不合格焊工替换。重新制作电渣压力焊焊接接头试件复试,合格后方可进行后续施工。

标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

5.6.2电渣压力焊接头外观质量检查结果,应符合下列规定:

1四周焊包凸出钢筋表面的高度,当钢筋直径为25mm及以下时,不得小于4mm;当钢筋直径为28mm及以上时,不得小于6mm;

2钢筋与电极接触处,应无烧伤缺陷;

3接头处的弯折角度不得大于2°;

4接头处的轴线偏移不得大于1mm。

3.2机械连接质量标准及通病防治

▲钢筋端头断面不平整、螺纹丝扣断丝、无保护帽生锈

▲个别机械连接接头外露丝扣数超标

防治措施:

1)钢筋下料时,应采用砂轮切割机,切口的端面应与轴线垂直,不得有马蹄形或挠曲。

2)直螺纹接头应使用扭力扳手或管钳进行施工。

3)经拧紧后的直螺纹接头应做出标记,单边外露丝扣长度不应超过2P。

标准:《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

6.2钢筋丝头加工

6.2.1直螺纹钢筋丝头加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钢筋端部应采用带锯、砂轮锯或带圆弧形刀片的专用钢筋切断机切平;

2镦粗头不应有与钢筋轴线相垂直的横向裂纹。

6.3接头安装

6.3.1直螺纹接头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安装接头时可用管钳扳手拧紧,钢筋丝头应在套筒中央位置相互顶紧,标准型、正反丝型、异径型接头安装后的单侧外露螺纹不宜超过2p;对无法对顶的其他直螺纹接头,应附加锁紧螺母、顶紧凸台等措施紧固。

2接头安装后应用扭力扳手校核拧紧扭矩,最小拧紧扭矩值应符合表6.3.1的规定。

3校核用扭力扳手的准确度级别可选用10级。

3.3钢筋焊接搭接质量标准及通病防治

▲钢筋焊接搭接长度不够

防治措施:

1)认真核对图纸和熟悉规范要求,精确计算配料单。

2)钢筋采用电弧焊焊接时:搭接双面焊长度为4d(5d),搭接单面焊长度为8d(10d).

标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

3.4绑扎搭接质量标准及通病防治

▲钢筋接头未错开,且搭接长度不够

防治措施:

1)弄清楚规范中规定的同一截面的含义。

2)配料时按下料单进行钢筋编号。

规范要求:

1)接头面积允许百分率:

①同一连接区段内(钢筋绑扎搭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1.3L)纵向受拉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下列要求:a、对梁、板类及墙类构件不宜大于25%。b、对柱类构件不易大于50%。纵向受压钢筋不宜大于50%。

②钢筋机械连接与焊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35d(d为纵向受力钢筋的较大直径),且不小于mm。纵向受拉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下列要求:

a、受拉区不宜大于50%,受压区不受限制。

b、接头不易设置在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梁端、柱端的箍筋加密区,当无法避开时,对等强度高质量机械连接接头不应大于50%。

2)钢筋的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宜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接头。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

4、箍筋安装质量标准及通病防治

4.1柱箍筋的安装质量标准及通病防治

质量通病:

1)箍筋间距过大,不符合设计要求。箍筋与柱筋不垂直,交点未绑牢。

2)柱筋上下两端的加密箍的间距、数量、加密区高度等未按要求设置。

3)柱受力钢筋绑扎搭接范围内箍筋未加密。

4)柱箍未按抗震要求设°弯钩,弯钩端平直段长度不够10d。

防治措施:

1)箍筋下料制作时要按设计要求,有抗震要求的必须设°弯钩。或将箍筋绑好后再用工具扳成°弯钩也可。

2)箍筋与主筋要垂直,箍筋转角处与主筋交点均要绑扎,主筋与箍筋非转角部分的相交点成梅花交错绑扎。

3)箍筋安装前要做好交底工作,相互提醒,应把箍筋接头位置相互错开绑扎。箍筋最好用粉笔划好位置。

4)柱箍的加密高度必须按设计图纸、规范要求。

4.2梁箍筋的安装质量标准及通病防治

▲梁箍筋加密区长度不够,规范要求不小于1.5倍梁高(一级抗震为2倍梁高)

▲主次梁相交处,主梁两侧未按要求加密,设置的加密箍数量和间距均不符合要求

▲梁第一个箍筋距节点的距离太大,不符合要求

▲梁箍歪斜、与梁主筋不垂直,安装不到位也不牢固

防治措施:

1)按设计要求的尺寸正确制作成型箍筋,以保证钢筋绑扎不偏位。

2)梁支座处的箍筋从梁边或墙边50mm处开始设置。

3)梁端箍筋加密区长度及箍筋间距要严格按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要求。

4)严格钢筋的隐蔽验收,不符合要求不能浇筑砼。

4.3节点区箍筋的安装质量标准及通病防治

▲节点几支箍筋随意放置无绑扎

▲异型柱节点内无箍筋

▲柱节点内钢筋密集,钢筋摆放较混乱,箍筋未能正常定位安装

防治措施:

1)按设计要求下料,安装前做好交底工作。

2)根据节点的高度,把节点内的箍筋按加密间距用附加钢筋点焊焊接成笼形,然后在摆放梁钢筋前套入节点墙、柱受力筋。

5、梁、墙、柱钢筋的保护层质量标准及通病防治

▲梁底显露箍筋,未设置保护层垫块,主筋砼保护层也不够

▲梁面砼保护层不够,箍筋显露在砼外,梁主筋隐约可见

▲柱保护层厚度不够

防治措施:

1)柱墙梁钢筋骨架的侧面与模板间必须用埋于混凝土垫块中铁丝与纵向钢筋绑扎固定,垫块间距一般在1m以内,垫块厚度应一致,并为纵向钢筋保护层的厚度。

2)梁底钢筋保护层垫块,在沉放梁骨架之前可在梁底垫入25mm厚的砂浆垫块,要保证整个钢筋骨架不直接贴紧模板。

3)主筋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4)梁板钢筋面筋的安装要符合设计要求,施工时楼面应放有标高控制线。

5)加强现场管理,严格钢筋的隐蔽验收,不合格不能浇筑砼。

6、楼面及屋面板钢筋的安装质量标准及通病防治

▲板筋未设马凳支撑、紧贴底筋,钢筋分布不均、不顺直

▲负筋绑扎混乱、歪斜,间距不一,部分板底筋长度不够,端部未过梁中线

▲负筋弯钩方向未向下

防治措施:

1)严格按设计图纸和有关技术规定进行绑扎与安装。

2)板中受力钢筋的位置,一般是距梁边或墙边50mm开始放置。3)双向板中两个方向的受力钢筋位置,应将承受弯矩较大方向的受力钢筋放置在受力较小钢筋的外侧。

4)板钢筋的绑扎,除靠近外围两行的钢筋相交点必须全部扎牢外,中间部分交叉点可间隔交错绑扎,但在双向板中要全部扎牢。

5)板上部钢筋与负筋应每隔一定的间距用钢筋支架托住。严禁在已成型的板面钢筋网上踩踏行走。

6)板面分布筋应放置在板面受力钢筋或支座负筋下面。

7)有板带梁时,应先绑板带梁钢筋,再摆放板钢筋。

8)屋面板筋在屋脊及边梁部位的锚固长度必须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7、板筋保护层质量标准及通病防治

▲板底筋未放置保护层垫块,砼拆模后底筋显露

防治措施:

1)板筋的保护层垫块应统一制作。

2)板筋绑扎完成后,再放置垫块,面筋用马凳支撑并绑扎牢固、保证面筋的位置。马凳马凳间距一般控制在mm内。

3)严格钢筋隐蔽验收,没有保护层或保护层不合格的不准下道工序施工。

9、后浇带钢筋的安装质量标准及通病防治

▲后浇带钢筋绑扎混乱,钢筋未做保护,钢筋上杂物、锈蚀较多

▲后浇带处板钢筋未设置加强钢筋

▲墙施工缝部位止水钢板未进行焊接处理

▲底板后浇带部位止水钢板未进行焊接处理,不符合要求

防治措施:

1)后浇带部位的钢筋要绑扎牢固,要采取有效措施严防他人乱踩踏。

2)底、面筋之间要用马凳或短钢筋焊牢支顶,同时止水钢板与钢筋之间要连接牢固。

3)后浇带内两侧的板筋和附加的加强钢筋要按设计要求完全分开,间距要符合设计要求。绑扎牢固以免砼浇筑时移位。

4)后浇带钢筋在浇砼之前应采取覆盖措施,以保护钢筋不受到污染和扰动。

5)浇筑砼时两侧的板筋要整理复位,清理干净钢筋上的污染物,然后逐条焊接,支顶好上下层钢筋位置。

6)后浇带在浇筑砼之前要重新进行钢筋隐蔽验收。

10、钢筋的成品保护

▲钢筋完成后,在钢筋上乱摆放东西,砼泵管直接压在钢筋上压塌局部钢筋

▲钢筋被踩塌、混乱没做好保护

▲后浇带钢筋无任何保护

防治措施:

1)楼板的弯起钢筋、负筋绑扎好后,不准在上面踩踏行走,不得在上面堆放其他材料等。浇筑砼时派钢筋工专门负责修理,保证负弯矩钢筋的位置的正确性。

2)安装电线管、暖卫管线中其他设施时,不得任意切断和移动钢筋。

3)钢筋模板内落入的垃圾、泥等要及时清理,如钢筋绑扎好后等待浇筑砼的时间较长,则应对钢筋进行覆盖保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55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