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加工制作技术施工工艺

#深度好文计划#钢筋应平直、无损伤

钢筋加工制作技术施工工艺

一、工艺流程

钢筋清洁、除锈--

钢筋调直--钢筋下料--钢筋成型--半成品检验、堆放

1钢筋清洁、除锈

钢筋的表面应清洁、无损伤,油渍、漆污和铁锈应在加工前清除干净。带有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的钢筋不得使用。钢筋除锈可采用手工除锈,即采用钢丝刷、砂轮等工具除锈;钢筋冷拉或钢丝调直除锈;机械方法除锈,如采用电动除锈机等。

2钢筋调直

2.1钢筋宜采用无延伸功能的机械设备进行调直,也可采用冷拉方法调直。当采用冷拉方法调直盘圆钢筋时,要控制冷拉率。HPB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4%;HRB级、HRB级及RRB冷拉率不宜大于1%;钢筋应先拉直,然后量其长度再行冷拉;在负温下冷拉调直时,环境温度不应低于一20℃。

2.2钢筋调直后应平直,不应有局部弯折、死弯、小波浪形,其表面伤痕不应使钢筋截面减少5%以上。预制构件的吊环不得冷拉,应采用Ⅰ级热轧钢筋制作。

3钢筋下料钢筋下料应合理统筹配料,根据钢筋编号、直径、长度和数量,长短搭配统筹排料,一般先断长料,后断短料,尽量减少和缩短钢筋短头,以节约钢材避免用短尺量长料,产生累积误差。切断操作时应在工作台上标出尺寸刻度,设置控制断料尺寸用的挡板。向切断机送料时,应将钢筋摆直,避免弯成弧形操作者应将钢筋握紧,在刀片向后退时送进钢筋。切断长mm以下钢筋时应采取相应措施,防止发生事故。只允许用切割机割断,不得用电弧切割。钢下料长度应按下列情况综合考虑:

3.1直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一保护层厚度十弯钩增加长度。

3.2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十斜弯长度一弯曲调整值十弯钩增加长度。

3.3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内周长十箍筋调整值十弯钩增加长度

4钢筋成型

4.1钢筋下料后,根据钢筋料牌上标明的尺寸,用石笔或画针将各弯曲点位置画出,复核尺寸无误后,进行弯曲成型。

4.2钢筋弯钩有半圆弯钩、直弯钩及斜弯钩三种形式。钢筋弯曲后,弯曲处内皮收缩、外皮延伸、轴线长度不变,弯曲处形成圆弧,弯起后尺寸大于下料尺寸。钢筋弯曲前,对形状复杂的钢筋(如弯起钢筋),根据钢筋料牌上标明的尺寸,用石笔将各弯曲点位置画出,根据不同的弯曲角度扣除弯曲调整值,其扣法是从相邻两段长度中各扣一半;钢筋端部带半圆弯钩时,该段长度画线时增加0.5d(d为钢筋直径);画线工作宜从钢筋中线开始向两边进行,两边不对称的钢筋,也可从钢筋一端开始画线,如画到另一端有出人时,则应重新调整。

4.3钢筋弯折的弯弧内直径应符合下列规定:

a光圆钢筋,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bMPa级、MPa级带肋钢筋,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cMPa级带肋钢筋,当直径为28mm以下时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6倍,当直径为28mm及以上时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7倍;d位于框架结构顶层端节点处的梁上部纵向钢筋和柱外侧纵向钢筋,在点角部弯折处,当钢筋直径为28mm以下时不宜小于钢筋直径的12倍,当钢直径为28mm及以上时不宜小钢筋直径的16倍;e箍筋弯折处尚不应小于纵向受力钢筋直径;筋弯折处纵向受力钢筋为搭接钢筋或并筋时,应按钢筋实际排布情况确定箍筋弯弧内直径。

4.4纵向受力钢筋的弯折后平直段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光圆钢筋末端做°弯钩时,弯钩的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倍。弯起钢筋中间部位弯折处的弯曲直径D,不小于钢筋直径d的5倍。

弯起钢筋斜长系数表(mm)

注:ho为弯起高度。

4.5由于弯芯直径理论计算与实际不一致,在半圆弯钩实际配料时,增加长度见下表。

钢筋弯曲调整值(mm)

注:d为钢筋直径。

4.6箍筋、拉筋的末端应按设计要求作弯钩,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a、对一般结构构件,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不应小于90°,弯折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对有抗震设防及设计有专门要求的结构构件,弯钩的弯折角度不应小于°,弯折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和75mm的较大值;

b圆形箍筋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其受拉锚固长度,且两末端均应作不小干°的弯钩,弯折后平直部分长度对一般结构构件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结构构件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和75mm的较大值;

c拉筋用作梁、柱复合箍筋中单肢箍筋或梁腰筋间拉结筋时,两端弯钩的弯折角度均不应小于°,弯折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和75mm的较大值;拉筋用作剪力墙、楼板等构件中拉结筋时,两端弯钩可采用端°另一端90°,弯折后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拉筋直径的5倍。

4.7当钢筋采用机械锚固措施时,钢筋锚固端的加工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采用钢筋锚固板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锚固板应用技术规程》JGJ的有关规定。

4.8箍筋调整值即为弯钩增加长度和弯曲调整值两项之差或和,钢筋调整值(mm)见下表。

5半成品检验、堆放

5.1钢筋加工成型后,按照配料单的要求复査钢筋的规格、型号、形状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及施工规范的规定。

5.2按照配料单的钢筋规格、形状、使用部位分别进行堆放,并采用标识牌进行标识

二、质量标准

1主控项目

1.1钢筋进场时,应按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和重量偏差检验,检验结果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1.2当发现钢筋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等现象时!应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成分检验或其他专项检验。

1.3盘卷钢筋调直后应进行力学性能和重量偏差的检验,其强度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盘卷钢筋和直条钢筋调直后的断后伸长率、重量负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注:断后伸长率A的量测标距为5倍钢筋直径

1.4钢筋弯折的弯弧内直径,筋、拉筋的末端弯钩等应符合4.3~4.6条规定要求。

2一般项目

2.1钢筋应平直、无损伤、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

2.2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三、成品保护

1各种类型钢筋半成品,应按规格、型号、品种堆放整齐,挂好标志牌,堆放场所应有遮盖,防止雨淋日晒。

2钢筋及半成品应采用专用钢筋车进行运输,应小心装卸,不应随意抛掷,避免钢筋变形。

四、质量问题

1钢筋进场时应按下列规定检查性能及重量:

a应检查钢筋的质量证明书;b应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抽取试件进行相关性能检验:c经产品认证符合要求的钢筋,其检验批量可扩大一倍。在同一工程项目中,同一厂家、同一牌号、同一规格的钢筋连续三次进场检验均合格时,其后的检验批量可扩大一倍;d钢筋的表面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e当无法准确判断钢筋品种、牌号时,应增加化学成分、晶粒度等检验项目

2成型钢筋进场时,应检查成型钢筋的质量证明书及成型钢筋所用材料的检验合格报告,并应抽样检验成型钢筋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检验批量可由合同约定,且同一工程、同一原材料来源、同一组生产设备生产的成型钢筋,检验批量不应大于30t。

3盘卷供货的钢筋调直后应抽样检验力学性能和单位长度重量偏差其强度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产品标准的规定,断后伸长率、单位长度重量偏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

4当钢筋的品种、级别或规格需作变更或代换时,应办理设计变更文件

5焊条、焊剂的牌号、性能以及接头中使用的钢板和型钢均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钢筋试件、预应力筋试件的抽样方法、抽样数量

制作要求和试验方法等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6冷拉、冷拔钢筋的机械性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模的规定。

7钢筋规格、形状、尺寸、数量、锚固长度、接头位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

8对于HPB级钢筋可进行一次重新调直和弯曲,其他级别钢筋不宜重新调直和弯曲。

9钢筋加工宜在常温状态下进行,加工过程中不应加热钢筋。钢筋弯折应一次完成,不得反复弯折。冬期施工应采取相应防护措施。

五、安全施工

1机械必须设置防护装置,注意每台机械必须一机一闸并设漏电保护开关。

2工作场所保持道路畅通,危险部位必须设置明显标志。

3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熟识机械性能和操作规程。

4电器设备和供电系统如发生故障,应由专业电工修理。

5清理设备周围杂物,保持设备清洁完好,工作结束后立即将电源关闭,锁上电源开关。

六、绿色环保

1钢筋除锈时,操作人员要戴好防护眼镜、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并将袖口扎紧。

2使用电动除锈时,应先检查钢丝刷固定有无松动,检查封闭式防护罩装置、吸尘设备和电气设备的绝缘及接零或接地保护是否良好,防止机械和触电事故;做好机械油污收集、处理工作;加工送料时,操作人员要侧身操作,严禁在除锈机前方站人,长料除锈要两人操作,互相呼应,紧密配合。

3注意钢筋机械的使用时间,控制声排放。

4运输材料尽量安排白天,减少夜间运输机械噪声。

5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教育,夜间不大声喧哗,施工时轻拿轻放,严禁敲打物体。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98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