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筑龙在线、建筑工程
转载自:匠心建筑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内容来源均已标明出处,仅作传播分享知识作用,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一、施工准备
1、检查配料表:钢筋绑扎前认真熟悉图纸,检查配料表与设计图纸是否有出入,核对无误后方可进行钢筋的加工。
2、钢筋替换:施工中如需要钢筋替换时,必须充分了解设计意图和替换材料性能,严格遵守现行的各种规定,并须征得设计单位同意。
3、施工放样:测定承台的轴心,并弹好墨线。
4、准备好施工机具:钢筋调直机、钢筋焊接机、钢筋切断机等。
4、进场的原材按不同的型号、钢种分类堆放,并做好标识牌,并标明检验状态,到场的钢筋必须进行检验并报驻地监理工程师抽检,抽检合格后方可使用。
二、钢筋加工
1、钢筋矫直:盘条钢筋(φ12mm以下钢筋)矫直,要求矫直后的钢筋应平直,无局部折曲。钢筋表面不应有削弱截面的伤痕。
2、钢筋的除锈:钢筋表面应洁净,当钢筋表面有油渍、油污、铁锈和用锤敲击能剥落的浮皮时,均应在钢筋成型前清除干净。钢筋除锈采用钢丝刷刷锈。
3、钢筋的配料:
(1)Ⅰ级钢筋的末端需作°弯钩,其圆弧弯曲直径D不应小于钢筋直径d的2.5倍,平直长度不小于钢筋直径d的3倍。每个弯钩增加长度为6.25d。
(2)Ⅱ、Ⅲ级钢筋末端作90°或°弯折时,钢筋的弯曲直径D;Ⅱ级钢筋不小于钢筋直径d的4倍,Ⅲ级钢筋不小于直径d的5倍。平直部分长度按设计要求确定;设计无具体要求时为3d。每个弯钩增加长度:°时为4.85d,90°时为4.2d。
(3)弯起钢筋中间部位弯折处的弯曲直径D,不应小于钢筋直径d的5倍。
三、钢筋绑扎
1、施工流程:施工放样→钢筋加工→钢筋运输→底板钢筋绑扎→钢筋固定→顶板钢筋加工→预埋钢筋绑扎。
2、施工方法:
施工放样:依据设计资料,复核承台轴线控制网和高程基准点。确定承台十字轴线,并用墨线弹在施工垫层底板上。经驻地监理工程师核查、批准后绑扎。画钢筋位置线:按图纸标明的钢筋间距,算出底板实际需用的钢筋根数,一般让靠近底板模板边的那根钢筋离模板边为5cm,在底板上弹出钢筋位置线。
钢筋清理:钢筋表面应洁净,粘着的油污、泥土、浮锈使用前必须清理干净。
钢筋调直:可用机械或人工调直。经调直后的钢筋不得有弯曲、死弯、小波浪形,其表面伤痕不应使钢筋截面减小5%。
钢筋截断:应根据钢筋直径、长度和数量,长短搭配,先断长料后断短料,尽量减少和缩短钢筋短头,以节约钢材
钢筋运输:将加工好的钢筋运往施工现场时,应做好钢筋的编号,并做好钢筋的运输管理,防止钢筋在运输过程中发生变形,被污染。
注:1焊接接头长度区段内是指35d(d为钢筋直径)长度范围内,但不得小于mm,绑扎接头长度区段是指1.3倍搭接长度;2在同一根根钢筋上应尽量少设接头。
底板钢筋绑扎:按弹出的钢筋位置线,先铺下层钢筋。根据底板受力情况,决定下层钢筋哪个方向钢筋在下面,一般情况下先铺短向钢筋,再铺长向钢筋。钢筋绑扎时,靠近外围两行的相交点每点都绑扎,中间部分的相交点可相隔交错绑扎,双向受力的钢筋必须将钢筋交叉点全部绑扎。摆放底板混凝土保护层用砂浆垫块,垫块厚度等于保护层厚度,按每1m左右距离梅花型摆放。如底板厚或用钢量较大,摆放距离可缩小。
钢筋固定:先绑2~4根竖筋,并画好横筋分档标志,然后在下部及胸处绑两根横筋定位,并画好横筋分档标志。一般情况横筋在外,竖筋在里,所以先绑竖筋后绑横筋。横竖筋的间距及位置应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顶板钢筋绑扎:在进行顶板钢筋绑扎前应该先对该基础再次施工放样,即对已经施工完成的钢筋绑扎进行检查,能确定基础的平面尺寸。根据放样进行顶板的钢筋绑扎。绑扎的工艺与底板的施工工艺基本一致。
预埋件钢筋绑扎:根据弹好的肋板(立柱)位置线,将肋板(立柱)伸入基础的插筋绑扎牢固,插入基础深度要符合设计要求,甩出长度不宜过长,其上端应采取措施保证甩筋垂直,不歪斜、倾倒、变位。在底板混凝土上弹出肋板(立柱)位置线,再次校正预埋插筋,如有位移时,按洽商规定认真处理。
四、主要施工详细技巧
1、钢筋间距和保护层控制
(1)绑扎前应核对钢筋级别、种类、直径、形状等是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2)为确保钢筋间距合格率,钢筋绑扎时,要求采用卡尺,具体可由工区自行设计加工,要求轻便、牢固,方便使用,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和成果。
(3)为提高钢筋保护层厚度合格率,防止露筋现象,要求施工时采用高强砂浆垫块(建议采用圆饼形垫块),并适当进行加密。
2、承台钢筋的连接
(1)II级钢筋直径超过20mm以上的连接不宜采用焊接,要求采用机械连接,接头必须按照有关试验规范进行试验和验收。
(2)采用直螺纹套筒连接的钢筋,为确保钢筋直径不受滚丝影响,要求钢筋接头进行镦粗,镦粗机压模内径、滚丝机滚丝轮直径进行调整时,必须确保丝槽底部直径符合钢筋直径要求。滚丝后,因首丝剥离凸起,为保证端头连接质量,要求进行端头打磨。
(3)镦粗直螺纹钢筋接头,应满足以下要求:两端应有塑料保护塞保护,出厂合格证应规范,内螺纹不得有缺牙、错牙、污染、生锈、机械损伤等现象。钢筋下料时,应确保切口端面平整,不得有马蹄形、挠曲、缺角和与钢筋轴线不垂直的现象,确保钢筋端部顺直。丝头应有塑料保护套,不得有污染、生锈、机械损伤现象。
(4)采用闪光对焊连接的钢筋,因为要求端头齐平,为确保对焊质量,钢筋下料禁止使用非平口切割的剪(切)断设备,尽量采用砂轮切割机进行切割,钢筋自然端头,要求切割5~10mm长度后使用。
五、施工要点
1、钢筋的交叉点应用20#铁线扎牢,绑扎时应注意相邻绑扎点的铁丝扣式要成八字形,以免骨架形式,网片歪斜变形。
2、钢筋末端的弯钩,位于底层的钢筋应朝上,位于上层的钢筋应朝下。
3、箍筋处设计有特殊要求外,应于受力钢筋垂直;箍筋弯钩叠合处,应沿受力钢筋方向错开布置。
4、钢筋绑扎应结实牢固,在运输、安装及灌注砼过程中,不得有变形、开焊或松脱现象,否则重新返工。
5、在钢筋安装入模时,在钢筋与模板之间应垫好水泥砂浆垫块,保证砼保护层符合设计要求。水泥砂浆垫块(在安装前提前预制,内放20#铁线做悬挂)强度不应低于钢筋砼设计强度等级,垫块要互相错开,分散布置,不得横贯保护层断面,严格禁止用碎石块或木楔做垫块。
6、承台(系梁)实测项目允许偏差标准
7、绑扎钢筋的缺扣、松扣数量不超过绑扣总数的10%,且不应集中。
8、弯钩的朝向应正确。绑扎接头应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搭设长度不小于规定值。用I级钢筋制作的箍筋,其数量符合设计要求,弯钩的角度和平直长度应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
9、对焊接头应无横向裂纹和烧伤,焊包均匀。接头处弯折不大于4°,接头处钢筋轴线位移不得大于0.1d,且不大于3mm。
钢筋绑扎搭接的机理是钢筋的锚固,认为两段钢筋各自都锚固在砼里了就视同连续的一根样。然而,因为搭接段钢筋相互接触,接触面缺少足够的砼包裹,缺失一部分握裹力。科研人员考虑到这点,经过研究和实践,在规范应用时,引入了一个大于一的修正系数乘以锚固长度予以补偿,作为绑扎搭接的长度。所以,绑扎搭接长=锚固长度×修正系数。
我们知道,11G-1里的钢筋搭接是要我们去计算的,应该说还是有点小麻烦的,而新版的16G-1则简单多了,直接给出表格,只要一一对应就可以了。而16G也应该是平常施工中用得最多的。
非抗震时的搭接长度
抗震时的搭接长度
除此之外,在其他的规范中,也有很多对钢筋搭接长度讲解的地方,今天小编也给大家先列举一部分。
内容肯定不能全部列举完,相关条文对比太多,各个专业都有相关的说明。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JTG/TF30-滑模摊铺机施工7.5钢筋混凝土、连续配筋混凝土面层滑模摊铺机铺筑
7.5.4钢筋及钢筋骨架的质量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
1面层钢筋及钢筋骨架焊接或绑扎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7.5.4-1的规定。
表7.5.4-1面层钢筋及钢筋骨架焊接或绑扎的允许偏姜(mm)
2钢筋焊接搭接长度,双面焊不应小于5d(d为钢筋直径),单面焊不应小于10d。钢筋绑扎搭接长度不应小于35d。
3同一垂直断面上焊接或绑扎钢筋的数量不宜超过断面钢筋总数的25%,相邻钢筋焊接或绑扎接头应分别错开mm或mm。纵向连续钢筋宜每隔30m设置一处绑扎接头。
4路面、桥面钢筋及钢筋骨架安装位置允许偏差应符合表7.5.4-2的规定。
表7.5.4-2路面、桥面钢筋及钢筋骨架安装位置允许偏差(mm)
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版)5隧道明挖法施工5.5钢筋加工及安装(Ⅱ)钢筋绑扎
5.5.9钢筋绑扎搭接长度应满足设计要求,绑扎点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钢筋搭接时,中间和两端共绑扎三处,并必须单独绑扎后,再和交叉钢筋绑扎;
2主筋和分布筋,除变形缝处2~3列骨架全部绑扎外,其他可交叉绑扎;
3主筋之间或双向受力钢筋交叉点应全部绑扎;
4单肢箍筋和双肢箍筋拐角处与主筋交叉点应全部绑扎,双肢箍筋平直部分与主筋交叉点可交叉绑扎;
5墙、柱立筋与底板水平主筋交叉点必须绑扎牢固,如悬臂较长时,交叉点必须焊牢,必要时应加支撑;
6钢筋网片除外围两行钢筋交叉点全部绑扎外,中间部分交叉点可相隔交错绑扎牢固。
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浓缩池18.3抗震构造措施
18.3.4池壁环向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宜大于25%。其钢筋绑扎搭接长度应根据位于同一连接区段内的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按下式计算:
llE=ζllaE[18.3.4]
式中:
llE——纵向受拉钢筋的搭接长度;
laE——纵向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10的有关规定确定;点这免费下载施工技术资料
ζl——纵向受拉钢筋搭接长度修正系数,应按表18.3.4采用。
表18.3.4纵向受拉钢筋搭接长度修正系数
注:中间值可采用线性插入法计算。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钢筋4.3钢筋的连接
4.3.7钢筋的绑扎接头应符合下列规定:
1绑扎接头的末端距钢筋弯折处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接头不宜位于构件的最大弯矩处。
2受拉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应符合表4.3.7的规定;受压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应取受拉钢筋绑扎接头搭接长度的0.7倍。
表4.3.7受拉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
注:
1).当带肋钢筋直径大于25mm时,其受拉钢筋的搭接长度应按表中值增加5d采用;当带肋钢筋直径d小于或等于25mm时,其受拉钢筋的搭接长度按表中值减少5d采用
2).当混凝土在凝固过程中受力钢筋易受扰动时,其搭接长度应增加5d
3).在任何情况下,纵向受拉钢筋的搭接长度均不应小于mm,受压钢筋的搭接长度均不应小于mm
4).环氧树脂涂层钢筋的绑扎接头搭接长度,受拉钢筋按表值的1.5倍采用
5).两根不同直径的钢筋的搭接长度,以较细的钢筋直径计算
3受拉区内HPB钢筋绑扎接头的末端应做弯钩;HRB、HRB、RRB钢筋的绑扎接头末端可不做弯钩;直径不大于12mm的受压HPB钢筋的末端可不做弯钩,但搭接长度应不小于钢筋直径的30倍。钢筋搭接处,应在其中心和两端用铁丝扎牢。
工程人每天都在哪里学习、提升能力?这里推荐几个在工程中不可缺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