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南方科技君
本文原创,禁止抄袭,违者必究!
大家都知道,虽然华为公司没有涉足芯片制造,但是在芯片设计领域,华为公司却已经达到了全球领先的水平,在今年上半年的时候更是被曝已经能够设计出3nm芯片。
不过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即便是华为公司自主设计的芯片,在底层技术上采用的也是一家外国公司的架构,这家公司就是ARM。
据悉,作为英国的老牌芯片设计公司,目前全球95%以上的手机和电脑采用的都是ARM架构,截至到年,全球基于ARM技术的芯片就已经超过亿颗。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家公司就是全球所有芯片设计公司的“房东”。
按理说,作为一个“房东”,ARM的生活是很滋润的。然而令人没有想到的是,从去年开始,这家公司就一直面临着随时可能被美半导体巨头收购的尴尬处境!
亿收购案的前因
我们先来理一下前因。
在年的时候,美半导体巨头英伟达官宣,计划以大约亿美元的高价收购ARM。一旦该笔交易成功,那么不仅会创下有史以来最大的半导体收购纪录,同时会对全球芯片格局造成重大影响。
最为直接的一个影响就是,华为公司或许从此将再也无法使用最新版本的ARM架构!
或许会有人问,ARM在芯片设计领域的地位如此高,生活又如此滋润,为什么会被英伟达收购呢?难道ARM不反抗吗?
其实不是没有反抗,而是ARM本身的反抗力度有限。
虽然ARM公司不缺钱,但是他背后的大股东软银集团缺钱,正是多次投资失败的孙正义要作价亿把ARM打包卖给英伟达。
事实上,ARM公司的现任团队大多数也是反对收购的。比如ARM公司的创始人,其为了阻止英伟达收购ARM,甚至于还专门创建了一个名为“救救ARM”的网站。
当然,效果十分有限。随着该收购案的审查进行,英伟达CEO黄仁勋不止一次地表示:“相信各国会放行。”
话说回来,ARM之所以会陷入如此窘境,其自身原因占了大半。
一如当初软银收购ARM,其之所以能够成功收购ARM,说白了就是拿钱砸出来的,ARM的众多小股东根本不是财大气粗的软银的对手!
如今出现了一个更加财大气粗的英伟达,ARM因为同样的理由易主自然也是可能的!
不过那是在正常情况下,以美国切断华为芯片供应链为导火索,如今全球半导体供应链的稳定性已经被严重破坏,再加上如今全球缺芯的局面,英伟达收购ARM的想法可能要泡汤了!
四国有意反对
根据外媒在10月13日传来的最新消息,等到10月27日的初步评估结果出来之后,欧盟反垄断机构还将对美半导体巨头英伟达收购ARM一事进行为期长达4个月的全面调查。
这意味着,英伟达收购ARM一案还将增加更多变数。
此外,或许是得益于ARM创始人的努力,英国反垄断机构也对ARM收购案进行了反垄断审查,并且正考虑以“国家安全”为由阻止英伟达收购ARM。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反垄断机构也对这笔交易持反对态度,有意在法庭上阻止此次交易。
或许会有人疑惑,为什么美半导体巨头的收购案,美国反垄断机构会反对呢?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单纯地为了反垄断。
据悉,虽然英伟达在年7月份的时候就首次超越英特尔成为美国市值最高的芯片厂商,但是论及硬实力和影响力,英特尔其实还更胜一筹。
此外,ARM最大的竞争对手就是英特尔,因此,如果英伟达成功收购ARM,那么势必会对英特尔造成重大打击。
另外按照相关规定,如果英伟达想要收购ARM,那么还必须得到中国相关机构的同意,因为ARM和英伟达这两家公司在中国市场的业务量都达到了审核标准。
所以简单来说,如今英伟达成功收购ARM的可能性可谓是越来越小,甚至于彻底泡汤也不是不可能。
写在最后
其实这件事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靠山山会倒,靠人人会跑。”
我们不能因为有现成的技术可以使用,就不去研究那些真正的底层技术了,所谓的“拿来主义”、“懒人主义”完全要不得!
简单来说,这些底层技术虽然可能不是那么赚钱,甚至前期投入还很大,但是往往也是最值得投入,最长久,最可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