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下发新规定,禁止校外机构节假日寒暑假

文/可鑫教育微谈

在中考、高考升学模式不变的情况下,双减件政策下发,教育内卷化非但没有改变,反而让中小学生父母更加焦虑了。

近些天来,关于教育最热的话题就是“双减政策”了,发布《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意见》,在家庭作业和校外辅导机构两方面给中小学生实现减负。

其中讨论度最高的就是关于“校外补课机构”减负了,各省对校外补课机构限制到了一定高度。

8月17日北京教委下发关于校外补课机构限制新要求,6大要求让校外补课机构无所遁形,直接从平缓期进入寒冬期。

北京教委下发新通知,6大要求让补课班进入“寒冬期”

要求一:加强校外补课机构宣传广告管理,避免虚假、夸大、夸张宣传。

要求二:规定收费标准,避免超高和过高收费,避免各大机构之间恶性竞争。

要求三:规格教学内容,不得超前超标教学,非学科类培训机构不得进行学科培训,各机构分管明确,各司其职。

要求四:禁止教育机构资本化,不允许学科类培训机构上市。

要求五:除市面上原有的培训机构外,不得再审批新的学科类培训机构建立。

要求六:不允许校外补课机构在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寒暑假组织学科类培训。

想明确6大要求都说了什么,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学科类科目,说白了就是数学、语文、英语、历史、政治、地理、物理、化学、生物9大中考必考科目。

明白这一点后,其实就懂了,6大要求中与学生和家长息息相关的就是节假日、寒暑假不允许进行9大科目补课,这也是切断校外补课机构命脉,将其直接送进寒冬期的主要原因。

北京教委下发针对校外补课机构六大要求,给了原本就岌岌可危的补课班,重重一击,看似是只是对补课班的约束,实则与学生和家长关系密切,那么学生和家长对此又有怎样的看法呢?

校外补课机构彻底“凉”了,家长即欣慰又焦虑

经济压力有所减轻;

9大必考科目都不能进行补课了,意味着家长要省下一大笔钱,尤其是北京的家长,每个月至少能省下1万元以上的补课费,极大程度上减轻了经济压力。

内卷带来的焦虑情绪越来越重;

双减的目的就是为了给中小学生减负,北京教委为了呼应双减政策,对校外补课机构具体规定了6大要求,按道理来说,家长和学生都应减轻心理负担,但是事实却恰好相反。

中考、高考两大决定命运的大型考试模式没有变,而且还有难度升级的趋势。

中考增加普职比例,一部分考生被分流都职高技校,失去了上高中上大学的机会,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法发生,家长也竭尽所能,宁愿花钱给孩子补课,巩固基础知识,只为考出个好成绩。

在升学难度没有变的情况下,不让补课了,学生家长心里没底,也在质疑是否有些矫枉过正,让一些平庸的孩子失去了逆袭的机会。

双减政策下,校外培训班禁止补课,一种全新的补课模式出现

家长的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的,毕竟在当前的情况下,中考和高考依旧决定着学生的命运,而成绩也是唯一在这个命运关卡中突出重围的筹码。

双减政策下,不允许9大类必考科目补课,确实会对一些习惯了双轨制教学的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是目前市面上产生了一种全新的补课形式——住家教师,更让普通家长心焦如焚。

所谓住家教师就是老师入住家里,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课程培训和辅导,对于成绩的提高肯定是非常有效果的。

但是住家教师收费标准非常高,以月为单位在3万—5万元不等,这不是普通家庭可以接受的。

普通大班形式不复存在,小班补课应运而生,但小班是为有钱人家孩子而生,这是否会造成越来越大的教育分层差距呢?事实证明并不会,家长也没必要太过于担忧。

双减就是为了给孩子减负,在这种情况下95%以上的人都不补课,剩下那5%采用家教和住家老师模式补课的才是另类。

而家长所担忧的中考高考升学困难,保不齐在未来会发生变化,取消中考,普及高中,美育高考,培养全方位人才都是有可能的。

面对双减,校外补课机构有些许恐慌感很正常,但学生和家长应该放平心态。

话题讨论:

对于北京教委下发的关于校外补课机构的6大要求,你有什么看法?补课班真的凉了吗?

(以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929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