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孩子放在机构全托就行?自闭症康复干预中,家长发挥什么作用?类似的问题时常看到,也不记得回答过几次了,但是每次看到,我都会认真回答一边,因为对于自闭症,最可怕的不是疾病本身,而是由于我们认知上的误区,而选择了错误的途径,从而耽误了孩子的康复进程,使他们错过了本应可以达到的功能水平,这对于孩子是莫大的悲伤,对于家长也莫大的内疚和遗憾。机构的作用这里说的机构是指正规的,采用科学,系统康复训练技术,并针对不同孩子提供有针对性的个性化定制课程的机构,而不是那些到处宣扬自己有多少治愈率,采用莫名其妙疗法的黑心作坊。机构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在最开始,我们都缺乏自闭症相关的知识,更不要说康复理论和技术了,对于孩子的康复训练有心而无力,这个阶段,选择靠谱的机构是唯一的选择,因为自闭症康复训练的原则就是及早及时,让孩子尽快投入到训练中是最明智的选择。机构的作用还不仅仅是康复训练,对于家长而言,机构更是我们了解和学习自闭症康复技术的入口之一,看书自学,参加各种培训,向有经验的家长请教...这些都是我们学习的途径,同样的,向经验丰富的特教老师讨教也是很好的渠道,他们见过很多自闭症的孩子,我们心中很多疑惑都可以从他们那里得到有用的帮助。家长的作用家长在自闭症儿童康复的过程中扮演怎样的角色呢?请牢记,父母才是主角!有一项数据,采用DTT方式训练的自闭症儿童,每周应该保证40个小时的训练时间,国内很多机构周六日不安排课程,那么五个工作日,每天就要进行8个小时的训练,如果完全依靠机构,高昂的费用让很多人无法承担,即便经济条件宽裕,几乎没有幼儿可以支撑一天8个小时的高强度训练,那么这40个小时如何达到呢?其实,训练不意味着就要在封闭的教室和老师一对一上课,日常生活中的碎片时间都可以被有效地利用起来,从起床穿衣到吃饭,从过马路到去超市,哪怕就是走在路上,你是不是也可以带着孩子感受一下大树的粗细,是不是也可以和他们做一些简单的互动,是不是也可以在马路牙上走走平衡木?这才是训练,无处不在,随时随地触发和进行。很多孩子,在机构表现得不错,但是回到家里,走入社会环境,又是另外一个样子,这里面就存在一个泛化的过程,机构的环境毕竟和真实的生活社交环境差异很大,在机构学会的技能,换一个环境可能就无法展示了。而如果学习和训练本身就是在家庭日常生活和自然的社会环境中由真实事件驱动的,那么就省掉了这个泛化的过程,毕竟我们要的不是孩子在机构表现如何,而是他们在生活环境中表现如何。父母一定要快速而持续地学习,并且不断实践,摸索出最适合自己孩子的具体操作,我们是最爱孩子的人,也是最了解孩子的人,更是最希望孩子回归主流的人,所以我们有着最长的陪伴时间,有着最强大的动力,有着最执着的目标,没有人比我们更适合主导孩子的训练了。关于全托这是如今一些机构的做法,因为自闭症的研究年头不长,尤其在我们国家,所以对于各种尝试,我不做评论,只是我希望作为父母,能始终守住如下的原则:无快乐,不康复!自闭症的孩子,尤其是症状中度或者轻度的,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对他人毫无依赖,对情感毫无感触,对社交毫无需求,更多的时候是不会表露,不善表达。我坚信他们内心对父母是有依恋的,对陌生的环境也是会恐惧的,对家的理解也是美好的,所以别想当然把他们托付给机构,别想当然不管不问,正因为他们自我封闭,正因为他们对复杂情感缺乏理解,我们才要给予更多的关爱。曾在机构看到一个不到两岁的孩子,每天都是从头哭到尾,哭累了就睡,睡醒了接着哭,家长还是义无反顾地把孩子送进教室,头也不回就走开,我能从孩子的眼中读出很复杂的情绪:恐惧,困惑,不舍,伤心...整整2个月,一直如此,这样的康复训练可想而知会是怎样的效果。真的不是放到机构就万事大吉了,无论何时,都不要削弱甚至切断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联系,我们才是孩子们在这世间唯一的依靠,无论何时,都请紧紧牵住他们的小手,给他们足够的温暖和安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93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