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人要给俄罗斯的天然气限价,这个操作对于俄罗斯来说,属于是伤害性不高,但侮辱性太大,所以欧洲那边刚宣布要限价,俄罗斯就直接给欧洲断气了,北溪一号的阀门随后彻底关闭,现在来自俄罗斯的天然气,彻底不用限价了。
很多人觉得,欧洲的领导人看起来也都是政治精英,怎么做事情像过家家一样,一点也不正经?其实这个事情不能怪他们,你看安倍的下场,再听听美国前总统特朗普说的,他说他知道法国总统马克龙的一些私密生活细节。
欧洲的领导人,心里苦哇。
所以说在面对美国利益和欧洲利益的时候,要指望他们做出合乎欧洲利益的选择,恐怕是不太可能的。欧洲本来就依赖俄罗斯得天然气,这本是最便宜稳定的能源供应渠道,但是反过来欧洲要制裁俄罗斯,先推高了天然气价格,现在又要进行限价。
这整个事情,你要是用正常人的逻辑去看,就显得很混乱。现在欧洲人说即便没有俄罗斯的天然气,冬天也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是不是真的是这样呢?其实这远远还不是冬天取暖这么点事,更大的影响,在其他方面,欧洲会付出更大的代价,甚至有可能引发新的危机。
欧洲断气缺口有多大
首先我们要大致测算下,欧洲现在没有了俄罗斯的天然气供应之后,到底有没有供应的缺口,缺口到底有多大?搞清楚了这个问题,就可以对短期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做个大致的估算了。
在今年以前,俄罗斯每年通过管道向欧洲输送约亿立方米的天然气,以及亿至亿立方米的液化天然气。俄罗斯总的供应量,大约占到欧盟天然气进口总量的45%。
而俄罗斯向欧洲出口的管道天然气,其实主要是分了四条管道,从北到南,依次是最北边走波罗的海直通德国的北溪一号,往下是经白俄罗斯到波兰的亚马尔管道,再往下是经乌克兰通往欧洲的兄弟和联盟管道,最南边的是土耳其溪管道和蓝流管道。
这里面北溪一号管道,又是俄罗斯向欧盟送气的主管道之一。在年,欧盟从俄罗斯进口亿立方米天然气中,仅北溪一号管道,就运送了立方米,差不多占了总量的三分之一还多,现在北溪一号已经彻底关闭了。
而经过波兰的亚马尔管道,早在今年3月份的时候,就已经被俄罗斯切断了供应。而经过乌克兰的管道,就更加是命运多舛。目前能保证正常的,可能就只有土耳其溪管道项目了。
而根据美国摩根斯坦利的数据显示,
在-天然气年,俄罗斯通过“北溪-1”和亚马尔管道,向欧洲地区供应了约3.04亿立方米/日的天然气。如果俄罗斯供气量保持在当前水平不变,预计在天然气年,俄罗斯的供应量将较上年同期下降约64%,而在“北溪-1”全面关闭的情况下,降幅将达到82%。
现在的情况就是北溪一号已经关闭了,俄罗斯输送到欧洲的天然气,主要是土耳其溪管道,向塞尔维亚,匈牙利这些国家供应。前几天俄气还和匈牙利签了个增加供应的协议,将从9月1日起每天增加万立方米的天然气供应。
但是欧洲最主要的工业和经济重心,还是西欧国家,它们也是欧盟的主要领导者,可以说跟俄罗斯搞对抗,它们就是主力,所以天然气的断供,主要也是发生在它们和俄罗斯之间。既然它们不要俄罗斯的天然气,自然就得想办法从别的地方增加供应,才有可能保证冬天不冻死人。
这个重担,美国自然责无旁贷就挑起来了,今年的天然气价格暴涨,美国也是加班加点生产液化天然气卖给欧洲,这钱实在太好赚了。美国一船LNG的成本大约万美元,含泪卖给欧洲,是2.75亿美元。这种冤大头,谁不喜欢?
有数据显示,美国向欧洲供应的液化天然气量,从年1月的约4亿立方米,到今年6月已经升至约42亿立方米,而同一时期的俄罗斯管道输送天然气量,则从亿立方米大幅下降至约41亿立方米。
这一升一降之间,都是欧洲割的肉。
除了增加液化天然气采购以外,欧洲的整个供应缺口实在太大,能源供应结构一直是比较固定的,今年突然要调整,猛地一下很难转移过来,欧洲要增加的部分,需要从别人的计划里面挤出来,挤不出来就要增产,一说到增产,这个事就说来话长了,欧洲等不起。
所以欧盟最后开会,做了两个准备。
一个准备是节流,欧盟成员国搞了个协议,决定在年8月1日至年3月31日期间,所有成员国,将天然气需求在过去5年平均消费量的基础上减少15%。至于怎么减,就各自想办法了。有的建议少洗澡,有的建议多穿衣服,其实要我说,最好的办法是多涨价。
还有一个准备是开源,多存点天然气。欧盟给自己定了个小目标,在今年11月1日前天然气存储量要达到总容量的80%。根据欧洲天然气基础设施的数据显示,目前欧盟已存储了过冬所需的80%的天然气。
从这两方面的准备看,今年冬天,欧洲人无非也就是多穿衣服少洗澡,怎么着应该也能熬过去。而且欧洲用的是世界上最贵的天然气,这种天然气,只需要烧一点点,就能感受到来自美国的关怀,让人心里暖暖的。
而实际上,天然气短缺的影响,很可能不在于民生取暖方面,毕竟季节意义上的冬天很短,哆哆嗦嗦也就过去了。而对经济上的影响,可能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无论春夏秋冬,都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三大长期影响
在说到天然气供应减少的影响之前,我们要先搞清楚天然气,作为一种基础能源,除了冬天取暖之外,对于经济,对工业生产会有什么影响。
欧盟过去长期是世界上,除了中美以外的三大经济体之一。众所周知,美国在产业链上,有最高端的科技,占据全球市场的网络公司,而中国则有强大的制造业,那么欧盟能在两面夹击之下,依然占有一席之地,自然也有其核心的竞争优势。
这里面不管是美国,中国,还是欧洲,在保持自身核心竞争力方面,都有自己的独门绝技。除了不同的产业优势之外,这里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大家的能源供应链,都有自己的渠道。
像美国除了有石油美元这个核心的定价权之外,自身的石油和天然气供应,基本上都可以实现自给自足,而且天然气还大量出口。我们这两方面都依赖大量进口,所以基本都是采用长期采购协议,来保持价格和供应的稳定。更为关键的是,我们的能源结构中,煤炭火力发电,一直是最主要的能源输出方式,这给我们的电力供应,保障了价格的低廉稳定,也为我们的工业产品,提供了最基础的竞争力。
而在整个欧盟内,最核心的工业生产中心,就是德国。德国的工业产品可以畅销全球,其能源供应的保障,过去主要就是来自俄罗斯。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长期廉价并稳定的供应,是德国工业生产的核心保障之一。
德国每年约有55%的天然气进口来自俄罗斯,其实现在俄罗斯对欧洲天然气供应减少,最主要的就是减少了对德国的供应。而这种供应减少,带来的是能源供应链的重组,短期内又解决不了,最后体现在供应链上最大的问题,就是价格暴涨。
了解了这个背景之后,我们就可以很轻松的知道,天然气短缺造成的影响,除了短期的冬天取暖之外,真正影响到的,是经济,是工业生产的竞争力。具体会体现在三个方面,分别是产业链受损,通胀恶化和经济衰退。
第一个长期影响是产业链受损。这个是最直接的,比如在德国,最直接的,天然气有两大用途,一个是用来发电,作为基础能源。一个是作为化工产业的基础原料。
德国约有13%的发电量是靠天然气,天然气涨价之后,电价自然也是暴涨,电力是基础能源,是很多工厂的主要生产成本,今年可以就这么扛过去,明年怎么办?要从世界上找到跟俄罗斯一样稳定又便宜的能源供应,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德国工业的竞争力,长期下降是必然趋势。
而在化工方面,化工行业是德国第三大工业部门。总部位于德国路德维希港的巴斯夫,拥有约家工厂构成的全球最大化工综合体,它们很多产品都是位于全球产业链的上游,而天然气有40%是作为技术原料,60%是作为燃料。之前巴斯夫已经多次强调,一旦天然气供应量低于最大需求的50%,它将不得不缩减或完全关闭其在德国路德维希港的基地。这对全球化共产业来说,几乎是个定时炸弹。
第二个长期影响是通胀恶化。工业生产受到影响之后,所有的工业产品价格都会上涨,我们都知道工业品价格指数PPI,往往是通胀指数CPI的先导。而德国7月份的PPI,同比增长就达到了37.2%,创造了新的历史纪录。工业品价格上涨,后面会逐步传导到终端消费品的价格上,欧洲的通胀,可能会超过所有人的想象,这比冬天挨冻,更让人崩溃。
第三个长期影响是经济衰退。欧洲从7月份开始,也已经进入了加息周期,后面通胀越高,紧缩幅度会越大,毫无疑问,这种由能源结构变化带来的通胀,事实上是没办法通过加息控制下来的,但大幅加息,却可以让欧洲很快就陷入经济衰退。
人们现在还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