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河西走廊地区渐趋完善的军事建制,为西夏农牧业发展提供了环境——河西走廊位于中国的西北部,在自然地理上一般指祁连山脉与走廊北山(龙首山、合黎山、马鬃山)之间的呈东南—西北走向的狭长地带。河西走廊与青藏高原毗连,北与蒙古高原接壤,东与黄土高原邻境,西与塔里木盆地交界。
因位于黄河以西,且又夹在青藏高原北缘的祁连山脉与蒙古高原南缘隆起的走廊北山之间,形成一条长约公里,宽数十至百余公里的狭长地带而得名“河西走廊”。
天然的地理区位造就了独特的地理环境,一望无垠的平坦地势,沙漠、戈壁与绿洲相间分布,祁连山雪水孕育成的黑河常年泾流不息,形成宜农宜牧的绿洲地块在沙漠和戈壁之中星罗棋布。
早在先秦至秦汉之际这一地区就有戎、羌、氐、乌孙、月氏、匈奴等少数民族活动,至汉武帝时期开拓河西走廊,置郡进行管理,并凿通经此地通往西域、中亚、西亚以至非、欧等地的“丝绸之路”。
河西走廊作为闻名于世的丝绸之路的重要干线路段之一,东西方文明在这里荟萃交流,各民族在这里融合聚居,这里一度成为中国文化繁荣发展的盛地。
西夏经营河西走廊的历史背景
党项羌族作为羌族的一支,在我国兴起较晚。有史以来,羌族就以祖国西部的青藏高原为其主要的活动中心,因此又历史上往往又称为西羌。
青藏高原地形陡绝,四周从峻峭的雪岭荒原急剧下降,直入润湿低洼的河谷地带,对外交通困难,形成四周封闭隔绝状态;唯高原东北角(今青海省东部)的黄河上游地区,地势平斜渐下,气候温和,水草丰美,适宜农牧,因此成为党项羌族向外发展的要冲地带。
西夏于年由党项羌族人李元昊建立,其统治地域辽阔,“东尽黄河,西界玉门,南接萧关,北控大漠”。
西夏建立第二年将河西走廊并入版图,并在河西走廊设立府、州建制,设置监军司,对当地进行有序管理,有效避免内乱纠纷,维护了河西走廊地区的稳固,促进了河西走廊地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当地文教事业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西夏统一河西走廊
唐朝经安史之乱后,国力日渐衰颓,对西部辖区无法顾及。值此之机,居中国西北的党项羌族在纷乱的历史局面中日益强大,势力不断向陕甘宁一带渗透,河西走廊即为其殚力争夺的地区之一。
建立西夏政权的党项羌族是羌族的一支,自汉朝以来,就在今青、甘、川三省边界的山谷间过着游牧生活。党项羌族在首领李继迁率领下,攻下了北宋军事重镇灵州,并与辽朝结成掎角之势,共同对付宋朝。
为解决粮食来源紧张和摆脱河西诸部族掣肘,李继迁率党项羌族向西跨过黄河,越贺兰山,攻占河西走廊的凉州。河西走廊于宋而言,占领河西走廊能在其与契丹和党项羌战争中保持主动权,因而河西走廊成为宋夏的必争之地。
李继迁为占领河西走廊采取声东击西的战术,扬言进攻宋朝的环州、庆州,而暗中将军队开往凉州。史载:“继迁攻西蕃,遂入西凉府,知州丁惟清陷没。”凉州于西夏的重要性正如《西夏书事》云:“盖平夏以绥、宥为首,灵州为腹,西凉为尾。有凉州则绥、宥之势张,得西凉则灵州之根固。”
凉州的占领,极大地鼓舞了西夏统治者李继迁及军民的士气,胜利后的李继迁放松了警惕,在吐蕃六部族诈降之时,轻信其首领潘罗支的话,在受降伏兵途中遭到伏兵袭击,大败而回,“至灵州界三十里死”。
而后李德明嗣位,继续其父攻占河西走廊的未竟事业,努力夺取河西走廊。最终其子李元昊“独引兵袭破回鹘夜落隔可汗王,夺甘州”。
宋景德元年(年),凉州吐蕃六部首领潘罗支在设计射杀李继迁后不久,就被曾经降服于他的党项部落所杀,此后,吐蕃大首领折逋游龙钵等率部归降德明。西夏攻占河西走廊之路一波三折,景德四年(年),因甘州回鹘增援凉州,准备攻打凉州的李德明只得收兵撤回。大中祥符四年(年),又派苏守信攻打西蕃乞当族时大败。
景祐三年(年),元昊在控制凉州的基础上继续向西进攻,直指肃、瓜、沙等州,将河西走廊全境收于麾下。经过李继迁、李德明、李元昊三代人的努力,终于结束了河西走廊地区绵延一百八十余年的归义军政权。
西夏经营河西走廊的重要性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
河西走廊地理位置极其重要,其地东连关陇,西通西域,北当匈奴,南接种羌,在我国的版图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理位置。
河西走廊对于中原王朝来说,具有“隔绝羌胡”、“断隔突厥、吐蕃”之用,中原王朝占有河西走廊,就会切断了北方游牧民族与河湟地区羌人或吐谷浑、吐蕃人联系,具有稳固边关的作用;另一方面,以河西走廊为据点,向北可以深入蒙古高原,对于防御北边游牧民族具有重要作用。
河西走廊西边的玉门关、阳关,是进入西域的边关要塞。占领河西走廊,则可北通大漠,南连河湟,西可控制西域,东向则直逼陇右、威胁关中。河西走廊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之成为中原王朝与北方和西北游牧民族争夺的重点。故有“欲保关中,先固陇右,欲保秦陇,必固河西,河西不固,关中亦未可都也。”之说。
繁荣的农牧业经济
历朝历代统治者都极为重视对河西走廊的经营和开发,一方面充分利用当地特殊的自然条件,大力发展农牧经济,因地制宜,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
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及发达的农牧业作为基础,加之“丝绸之路”黄金段的重要区位优势,河西走廊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区域特色明显的重要经济区。自西汉汉武帝时期打通“丝绸之路”伊始,往来于中西的商人在河西走廊上络绎不绝,河西走廊沿线的武威、张掖、酒泉、敦煌等地,成为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枢纽和商业贸易中心。
另一方面,设立了严密完善的政权组织和管理机构,保证了河西走廊地区的安定和人民生活的富足。自汉至唐的中原王朝与西北和北方诸族的多次战争,河西走廊都是军队集结基地和后勤供应据点,为军队提供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
对于野心勃勃的西夏政权来说,河西走廊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天然粮仓”的优越条件为西夏的繁荣发展和不断扩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东西文化交流中心
佛教自东汉从西域东传至我国,途经河西走廊,在河西走廊地区留下了珍贵的佛教寺庙建筑和佛教文化遗产,形成河西走廊民众“崇尚佛教”的传统。而东汉末年正值中原地区战乱频繁,百姓流离失所。
大量中原汉人为躲避战乱纷纷来到河西走廊,其中的文人学者、中原士人带来了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科学文化。儒学在此时期传入河西走廊,在当地不断发展,形成名扬后世的“河西儒学”。
西夏建立时期河西走廊地区少数民族众多,有党项、吐蕃、回鹘、契丹、女真等,为西夏统一河西走廊增加了难度。西夏统治者奉行“儒释道并行”“蕃汉并行”的文化政策,极力推崇中原汉族的先进文化,努力实现辖区内的文化统一。
河西走廊地区深厚的文化积淀为西夏文化政策的推行提供了有效保障,西夏国在此基础上不断推广发展,用翻译的方式将本民族文化得以发扬和传承,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西夏自身本土文化也得到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使得武力强悍的西夏政权的文化教育事业得到不断发展,与中原王朝的差距不断缩小。
西夏经营河西走廊的措施完善发展军事建置
作为屏蔽关陇的屏障和东西交通的孔道,河西走廊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西夏统治者将河西走廊作为战略基地与宋、金、辽等政权周旋。西夏在占领河西走廊后逐步完善这一地区的军政建制,设立凉、甘、肃、瓜、沙五州,其中凉州作为西夏的“西凉府”,地位仅次于首都中兴府,是河西走廊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和丝路重镇。
据《凉州重修护国寺感通塔碑》云:“大夏开国,奄有西土,凉为辅郡,亦以百载”。“凉为辅郡”的记载说明了河西走廊对于西夏的重要性。西夏完善军事建制的重要措施是监军司的设置,监军司作为西夏地方军的驻扎地,是具有军事和地方行政双重性质的军区建制。
《宋史·夏国传下》载,西夏建立初期,在统治境内设置“左右厢十二监军司:曰左厢神勇、曰石州祥祐、日宥州嘉宁、日韦州静塞、曰西寿保泰、曰卓啰和南、日右厢朝顺、曰甘州甘肃、曰瓜州西平、曰黑水镇燕、曰白马强镇、曰黑山威福。诸军兵总计五十余万”。
其中在河西走廊地区的监军司有甘州甘肃、瓜州西平、黑水镇燕,足见西夏对于河西走廊的重视。李元昊时期,西夏监军司分为左右两厢,以黄河为界,河东为左厢,河西为右厢,各立军名,规定驻地。这一举措极大提高了河西走廊的防御职能。
结语
总的来说,西夏建立后,根据统治需要不断调整监军司的数量,在监军司的增删、更名、移置的变化中,设置在河西走廊地区的监军司始终存在。西夏在河西走廊地区渐趋完善的军事建制,为河西走廊地区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